精神健康|精神健康:關愛同行 助人助己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22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患病不是一道是非題,沒有對錯成敗之分,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需要面對的基本生活課題。患病是人生的必經過程,精神科疾病與其他疾病一樣,透過一些身體徵狀向我們發出警號,提醒我們要作出適當的改變,讓生活重回正軌。事實上精神疾病患者亦同時於社會中擔當著家人、同事、同學、朋友等不同角色,一直在我們身邊生活,大家應彼此包容,互相諒解,才能共同建構一個友善的社會。

患病只是人生階段

精神科疾病以「人」為主體,與生活緊密相連,而且涵括的範圍廣泛,涉及認知功能、思維、情緒、行為及心理健康的一系列問題。臨床上,醫生主要透過觀察患者的病情演變,以及當下的表現作出診斷。由於精神科疾病的複雜及多樣性,治療上需要身邊人一同投入,給予患者支持及關懷。

精神科專科熊丞荃醫生指出,精神科疾病的患者並非與眾不同,只要適當地作出治療後便可改善。「醫生在診斷精神科疾病時,需要以人的生活為基礎,理解疾病在患者身上的表現,並評估這些表徵如何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。這個過程需要結合患者本身的背景和處境,並視每個人為獨特的個體,去認識和了解他們。因此,精神科疾病不可單純地以器官功能作為切入點,亦不可單單透過體格檢查,如血液檢測、影像掃描來做判斷。而在精神科疾病的治療上,除了患者的個人參與,患者周圍的人亦需要做出改變,才能令患者的精神健康和整體生活得到改善。」

熊醫生補充,疾病不是單靠患者便能獨自解決的問題,患者及照顧者雙方都需要提升對疾病的認識,接納自己或身邊人生病,同時配合治療。即使過程中遇到困難,雙方應保持平等,並多關懷自己及對方,給予時間及空間,務實地解決問題,才能助達至長久復原。

包容及平等 共同成長

當普遍社會對精神科疾病缺乏認知,就容易令患者受到不公平對待及歧視。「大眾對『精神病』一詞有不同的解讀,是平常的事,並不代表有敵意。但當對『精神病』加上負面標籤及情緒,如排斥及恐懼,便是歧視,這更會加重患者和照顧者的心理壓力,令他們的處境變的更加困難。」

「精神疾病康復的過程有起有落,當中需要很多支持和陪伴。認識和接納精神疾病是社會上每一個人的共同責任。我們應該保持平常心,透過日常生活的經歷去不斷學習和體驗相關的課題,當中的得著,在有需要時更可助己助人。」熊醫生以自己的成長過程舉例:「人生不同階段的經歷,都會影響我們的價值觀。中學生時代,學校的教育向我散播了關懷及體諒種子;當作為醫學生時,我學習到精神科的專業醫學知識及應用;在成為專科醫生的路途中,我與患者長時間在病房相處及生活,更深入地了解每位患者的故事。過程中我漸漸明白,除了醫病外,我需要融入到患者的生活當中,與他們的家人一同輔助患者。整個過程我們互相陪伴,共同成長,彼此學習。」

此外,在生活上我們可透過接觸患者,增加對精神健康及疾病的認識。熊醫生建議有興趣參與社區精神健康推廣活動,或日後有志從事相關工作的中三或以上中學生,可參加由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現正舉辦的《「米青年」精神健康大使計劃》。參加者除了可以參與及籌備計劃活動,更能親身接觸復原人士,增加對精神健康的認識,了解他們的復原之路。
熊丞荃醫生提醒,精神科疾病的治療有不同方案,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,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撰文 : 熊丞荃 精神科專科醫生

欄名 : 健康專家專欄